Japanese Sake 日本清酒Sake 101日本酒學

【日本酒學】火入篇〈火入れ/ひいれ〉

 
 

日本酒風行全球,在不同國家、地域裏的料理店、酒館、零售性質的酒商店家、超級市場,等各酒類銷售點已不難發現日本酒的身影,陳列貨架之上。這有賴各地飲家的喜愛和酒商的努力之外,更重要的是「火入」技術。

「火入」是日語漢字,其語源是解經過加熱的處理,大部份的日本酒在成為產品之前,皆有經過兩次火入的工序過程,方出市面流通各地。

 

 


text / photo : UMAI Database

 

| 加熱處理? 低溫殺菌?

 
 

第一次加熱殺菌」(火入

在熟成前以發熱器昇溫至65℃~70℃進行,之後進入熟成貯藏,為使酒能更圓潤芳醇,以半年至一年時間熟成。(沒有進行稱為生貯藏)

第二次加熱殺菌」(火入

熟成後入瓶前昇溫至65℃~70℃進行低溫殺菌,熟成後入瓶前 (沒有進行稱為「生詰」,意為低溫入瓶、如第一次亦沒進行即為生酒 )

 

 

學習日本酒知識時,難免在這一環被加熱處理和低溫殺菌弄得混亂。

原因是現在確立的加熱處理,其標準溫度是在約65℃左右,這對於該瓶銘酒來說確是加熱無誤,但此溫度對於殺菌來說又確是最低要求,故稱為低溫殺菌是非常合理,所以加熱處理和低溫殺菌兩種說法均無問題,問題是坊間可能有時稱為加熱消毒便容易令人誤解,因要消除的雖是菌,但對人體並無害,只是會令該瓶銘酒可能產生不穩定的熟成或變化,絕非內存毒素而要經加熱處理來消滅毒性,日本酒是無毒的。

 

傳統常使用蛇管(じゃがん)裝置。把酒灌入蛇管,通過注滿沸騰水的缸後,清酒將被加熱至達攝氏60-65度加熱殺菌,後貯存。

 

 

第二次火入常使用「瓶燗火入れ」。清酒已被裝瓶,透過沸騰水直接加熱殺菌。

 

 

各酒藏會選用不同的設備進行加熱處理,以下三款算是比較常用:

 

1) 蛇管(加熱管)

在銅製管外包上錫、鋁或不銹鋼所製造的管以卷盤繞型成環狀,加熱後的清酒在管內流動便可進行殺菌。以此為基,把蛇管改造得可內外交替發熱的二重管式發熱交換機,不單能進行加熱殺菌,更可在外邊以冷水在醪狀態時進行四段冷却,惟傳熱面積較細只能對應小規模生產。

 

2) 多管式發熱交換器

以黄銅或不銹鋼所製造的小口俓傳熱管作多層外套管,更有效率及確切地進行加熱殺菌。

 

3) 金屬板式加熱交換器材

以鈦合金或不銹鋼所打造的超薄金屬板,板與板之間只得數毫米之距,亦因以板為媒,其傳熱範圍非常廣泛,效果理想的加熱器材之選。

 

 

| 火入要對付什麼菌?

在日本清酒的成長期間,酵母的成長最為功不可抹,但完成發酵重任後,為防止再度發酵,要讓其功成身退,另伴隨著日本酒中有澱粉酵素(Amylase)及蛋白質(Protease),分別是令澱粉質轉換成糖的酵素,和令蛋白質分解的酵素。

雖然,它們本身的存在對釀酒時是非常重要,但加熱處理是要停止他們繼續再活動,因為,其二次代謝產物可能會泛生出甲羥戊酸(Mevalonic acid),問題是,就算少量的甲羥戊酸,也可令對於每間酒藏如惡夢般的「火落菌」誕生。

「火落菌」乃是一種特殊的乳酸菌,會令清酒變得白濁,增生出不良的酸,產生出非常不討好的臭味,雖說對人體的健康無害,但會盡然破壞掉銘酒的風味。其可怕之處是,如在入瓶前於酒藏內出現,該年的酒便要全部報銷!

其實,對於酒精度在15度以上的酒液,細菌已經很難在這環境下生存。惟火落菌對酒精的耐性非常強頑,特別是存放在28-30℃之溫度下特別容易增生。

 

 

重點是如何解決

火落菌尚有分異型合子,及同型合子型真性火落菌、火落性乳酸菌,但實在過度覆雜,要留待清酒相關的研究機構加以分析。

日本酒造業界的前輩,早在四百多年前,便發現以「加熱處理」可以把這問題解決。

當時掌控著日本酒造技術,在十六世紀撰寫的多聞院日記一書中,於永祿十一年(1568年)的日記裏便有記載著:

 《六月二三日 : 酒ニサセ樽へ入了》(6月23日 把酒煮後入樽)

這力證當年已經明白加熱處理有助品質保存,進而至位於奈良縣的正曆寺,乃日本清酒技術的發源地,於約四百年前正式確立以加熱處理進行殺菌,日本清酒的釀酒師們早早便知曉此方法。

 

 

| 重點是在時間軸上

實際確立加熱處理,進行殺菌技術的是出生於法國的生物學家 – 路易巴斯德博士(Louis Pasteur),一位對全球微生物學、化學、醫學界皆影響甚廣的偉人,更有份開創了細菌學,被認為是微生物學的奠基者之一。

他於1864年以學術理論,正式確立巴士德消毒法(Pasteurisation)。

 

 

傳統用煮沸的方法來徹底消毒,但這樣會使牛奶失去其風味,也會令到牛奶中的蛋白質凝固和使牛奶中的維他命流失。

使用巴士德消毒法於牛奶時,以攝氏72|75度的溫度把牛奶煮15~30秒,然後立刻冷卻到攝氏4~5度。此法由於未煮沸,比較能保留牛奶的風味,但另一方面不煮沸就不能消除的牛奶裡全部微生物,這溫度只是剛好把致病的細菌消除。由於仍然有部份細菌生存,巴士德消毒法消毒的牛奶即使未開封,在室溫下一兩天後仍會變質,因此應冷藏。未開封置的牛奶於攝氏6~7道可以保存6~10日。

 

這源自他在研究牛奶、啤酒、葡萄酒等易出現異常發酵,或出現酸敗微生物等問題上,發現了解決方法。原理是用攝氏65-70度的短暫加熱,來殺死液體中的微生物,這溫度只是剛好把不良的細菌消除,以達到保質的效果;確切的溫度和時間,依照液體的種類和它所含的微生物的性質而不同。

他又通過實驗,發現把葡萄酒短暫加熱到約攝氏60度就足以殺滅酒中的微生物,長期保存也不易變酸,且不算太過影響美酒的風味和品質。但消毒之誤解,或許由此技術定名的翻譯而生。

時至今日,多得加熱處理令日本清酒能安全地在全球流通,但對飲家來說,能品飲未經加熱處理的生酒,依然期待甚高。在這兩極端之間,酒藏會對銘釀的加熱處理進行一半不進行另一半的半生酒。

由於日本酒過去的釀酒歷史中,在十六世紀已經懂得使用低溫加熱處理技法,這對日本酒界的職人對此非常自豪,而為免產生誤解,現時普遍仍然使用「火入」這名詞。

 

 

| 加熱操作

無可否認,半生或生酒的確有其新鮮果香和清新酒體,而加熱處理對釀酒師來說,又可令酒體圓潤,甘醇芳怡,可謂各有所長。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!

 

加熱一詞,像是非常簡單,但試想想釀酒師眼前的酒,是以缸為單位。在第一階段,以盛裝著一萬公升的清酒酒缸為例,加熱至約攝氏70度,再令其降溫至約攝氏12度,可是要花半日至一整天,至現今有金屬板式加熱交換器材出現後,可把一公升在一秒時間從攝氏65度回降至攝氏12度左右,故時有所聞,非常重視手工的酒藏,也不時要添置新設備,便是此因,他們務求減短加熱時間,這可謂近年日本清酒界的一大課題。

 

瓶燗火入

經熟成後的銘酒,過往多是重蹈覆轍地在裝瓶前進行第二次的加熱處理,方才裝瓶成為產品推上市面。而近年為保更多吟香風味,釀酒師會先行注入酒瓶,再以人手續一放在熱水中浸泡十數分鐘,瞬間便要令其急凍回溫,時間方面釀酒師當然有在不斷減短,有聞可控制在三分鐘加熱便足。

 

王冠的小秘密

各飲家應有留意,在瓶上的封蓋名為王冠,最近由扭蓋式轉為膠蓋式的日漸多見,原來是為了對應瓶燗火入時,王冠蓋對加熱時的收縮反應,有可能產生不良影響,必須維持其密封性,特別是在進入攝氏40度的第一階段,至攝氏70度的第二階昇溫,隨後急劇回冷,之間的負荷非常大。為了不令酒香流失,優質的王冠是必須的。

 

二酸化炭素

在明治大學,有一位已故的早田保義教授,現在其遺志研究,由他的學生小林史幸講師所延續和繼承。

原來這項研究早在五十年前在海外已經有在進行,利用二酸化炭素如何可以殺菌,或令酵素失去活動機能,惟以往未被實用,乃是將二酸化炭素化作微細得只有1/1000mm的微氣泡狀態加入酒中,不須加熱便可有相同效果。

酒藏和釀酒師們不停努力,令加熱處理所帶來的影響降至最小,為的是要保存日本清酒其清秀繊細風味,我們要注意的,便是不要把酒藏的心思浪費,清酒不論是否生酒,也應好好冷藏保管。

 

 

超速火入

一般在酒醪搾酒時,會令酒桶一邊降溫,一邊除米澱殘渣,而葡萄糖值會上升,令酒體易於取得平衡度。

至於超速火入法,能在保留米澱殘渣尚在酒桶內,便快速地直接封瓶,令產生甘甜味道的葡萄糖值未成形,而令含糖份減少,相對酸度更之明顯,或更甚可以在火入後依然能感受到證明新鮮的微炭酸在酒內出現。

 

然而,深受日本國內外市場追捧的高木酒造(銘柄:十四代),其藏元(十五代目)高木顯統對火入時間也有一番見解。

據高木先生接受媒體訪問時,表示很多飲家或酒藏也認為剛搾好的新酒最是美味,應馬上進行第一次的加熱處理,把其韻味封存;但其實隨著貯藏一段時間,酒體會漸變柔和。

而高木先生一直以來,每天都在品嘗其纖細的熟成度,模索著最佳火入時間,希望尋找出能封住其酒藏作品最迷人的香氣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